青海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生海表示,该省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坚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手抓,全方位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图为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懂青海 爱青海 兴青海”科技专场新闻发布会。张添福 摄
科技助力生态保护
朱生海介绍,青海省科技部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围绕“中华水塔”保护梳理形成的科学问题及应对方案得到省领导批示肯定。建立光伏园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碳汇观测体系和光伏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构建的生态水文要素观测数据库填补了青海湖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空白。
青海通过在黄河谷地重点水土流失区开展生态综合修复技术应用,土壤侵蚀模数降低33.1%。针对高寒矿区脆弱生态修复难题,形成种子生态包产品4种,构建了“机械原位破碎+羊板粪+有机肥+缓释肥”的低投入改良治理技术,试验示范区内植被平均盖度达到80%以上。
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
围绕服务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青海首个“揭榜挂帅”项目“盐湖老卤制备无水氯化镁”攻克脱水结晶和粘壁、脱水负荷低、易融料和水分偏高等技术难题,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突破并解决氯化镁脱水这一世界难题;首个“帅才科学家负责制”项目“镁基超稳矿化土壤修复材料”研发,为解决酸性农田土壤稻米镉超标难题提供科学方案。
11月22日,航拍青海察尔汗盐湖水天一色。(无人机照片) 马铭言 摄
围绕打造国家清洁能源高地,多能源电力系统互补协调调度与控制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控制和电网平稳运行,成果已推广应用于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山东等多个省区。
围绕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青海以信息科技手段开展石窟寺等传统文物及“两弹一星”基地革命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技术示范,赋予文物永久的数字信息档案。
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青海自主选育的青杂5号、12号油菜品种入选国家推广目录,青薯9号创造亩产超万斤的国内单产新纪录并位居全国马铃薯推广面积榜首。
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步入新阶段
朱生海说,冷湖世界级天文观测研究基地已落地建设14个项目45台望远镜,与国家天文台初步达成国内目前最大口径14.5米红外光学天文望远镜落地协议,在德令哈雪山牧场天文台址成功实现国际首次超导太赫兹公里级无线通信传输。
图为2023年3月27日拍摄的冷湖天文观测基地。李隽 摄
此外,盐湖资源重点实验室完成科技部答辩,现代藏药重点实验室完成相关标准32项,绿色储能重点实验室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并形成标准20余项。盐湖技术创新中心完成实体化公司注册并在察尔汗湖区建设中试基地,牦牛技术创新中心形成系列生产标准并推广应用。
基础研究工作实现新进展
青海围绕特色重点领域凝练重大科学需求,1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项目获批支持经费4935万元,数量和资金额度创历史新高。利用基因编辑获得不含直链淀粉的新型糯大麦种质,为开展加工专用型青稞育种提供了新方向。
此外,青海成功构建了中国典型有蹄类物种的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图谱,揭示了高原有蹄类动物肠道微生物高能量代谢背后的遗传特征。成功组装藏羚染色体级别的基因组,首次获得藏羚染色体水平的28330个高质量基因组和注释信息,为藏羚的适应进化遗传机制、保护遗传学研究及进一步探索物种迁徙行为的遗传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基因组资源。
当日的新闻发布会由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田春元主持。(完)
标签: